•         《尚书·舜典》帝曰:“夔!命汝典乐,教胄子,直而温,宽而栗,刚而无虐,简而无傲。诗言志,歌永言,声依永,律和声。八音克谐,无相夺伦,神人以和。”夔曰:“於!予击石拊石,百兽率舞。”

  •         对于古文诵读,南宋朱熹的看法是,“要读得字响亮,不可误一字,不可少一字,不可多一字,不可倒一字,不可牵强暗记,只要多诵数遍,自然上口,久远不忘。”

            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:“李、杜、韩、苏之诗,韩、欧、曾、王之文,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,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。二者并进,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,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,自觉琅琅可诵矣。”

  • 唐 韦应物 《学仙》诗之二:“仙人变化为白鹿,二弟玩之兄诵读。”
    清 孙枝蔚 《无酒》诗之一:“稚儿勤诵读,音节更琅琅。”
    清 唐孙华《偕同年吴元朗游西泾次友人韵》:“延客开松扉,书堂散诵读。”

  • 夏丏尊和叶圣陶在《文心》中说:
            读,原是很重要的,从前的人读书大都不习文法,不重解释,只知在读上用死功夫。他们朝夕诵读,读到后来,文字也自然通顺了,文义也自然了解了。......大部分书确实只需要看就够了,但我们传统的古诗文,以及一些适合朗读的现代诗文则是需要读出声来的。

    就像王荣生老师在《文言文教学教什么》中说的那样:
            诵读,是心、眼、口、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,它可以让读者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,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。“诵读”的要义,是“得他滋味”(朱熹语)。“诵读”重在“味”、重在“玩”,“须是沉潜讽咏,玩味义理,咀嚼滋味,方有所益”。